儿时谁都有这样的经历,憋着尿去找厕所,找啊找,找了好久终于看到了厕所,当厕所准备方便时,突然惊醒,赶紧跑去解决厕所,或者,真的是在梦中去厕所去尿尿,惊醒后就是父母的一顿打……
甚至过来人也有过同样的经历,很多父母对于孩子尿床这件事依然无法淡定。特别是对于已经学会自主排便的大宝宝,许多父母会大声吼或发愁:小孩都这么大还尿床,会不会有病?或者孩子发育有问题?
尿床,也叫遗尿,是儿童在睡眠时不自觉地排尿。大多数的现象都是正常的,只要正确的理解,正确的引导,不是大问题。
成都看小孩尿床的医院哪家好?
成都西南儿童医院倡导“医教一体.多学科诊疗康复体系”的治疗模式。
宝宝尿床,主要是两大原因导致:生理因素或疾病。
事实上,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都有其独特的生理发育特征,这些年龄段的婴儿由于生理因素所致的尿床行为,其实都是正常的。
1、0—3岁宝宝;
事实上尿尿与大脑皮质、脑干、排尿中枢、膀胱等许多器官和神经有关。
膀胱充盈后,膀胱会向大脑发出“尿尿”的信号,当我们觉醒时,收到“去尿尿”的指令,自然就会生上厕所了。三岁前的婴儿,其中枢泌尿功能尚未发育完全,膀胱收缩功能等都未发育完全,睡觉时对于尿意的接收比较迟钝,常常是尿后才会醒来。这段时间宝宝尿床其实属于正常的反射尿,不用担心。
2、3—12岁孩子;
与3岁前的婴儿不同,3岁后的婴儿实际上随着神经系统的不断发育,膀胱对排尿的控制也自然形成,大多数已经学会了自主排便,基本不会尿床。
因此,对于这一年龄的孩子尿床,父母往往会更加生气,担心。事实上,这一年龄段的儿童偶尔的尿床也属于正常现象,往往都是由于白天的某些行为导致了夜间尿床。
比如:
睡觉前喝了太多的水、饮料等,晚上睡觉时尿意还没来得及“唤醒”熟睡的身体,小便已无法控制;
一天玩的太累晚上睡的太沉,尿意不能战胜睡眠的觉醒值,会很容易尿床;
害怕或受惊会对儿童的生理、心理和神经系统产生强烈的刺激和干扰,导致暂时性的控尿能力丧失或减弱,从而导致尿频;
事实上,许多因素都会导致大龄儿童尿尿问题的出现,父母应该给予一定的理解,不要反应过度哦。
孩子出现这些特征,家长请注意!
孩子在3岁后基本已经具备自控尿的能力,此时孩子若出现频繁尿床,如:每周尿床次数超过3次或尿床持续数月,应注意,孩子很可能患上遗尿症了。
影响孩子尿床的原因有哪些?
1、遗传性遗尿症:
事实上,遗尿症患者中大约有30%至40%有家族史,即父母双方或一方在其年幼时也有遗尿症。
2、大脑皮层发育延迟:
若大脑皮质发育不良,则不能抑制脊髓的排尿中心,因此在睡眠时排尿。
3、脊柱裂或脊柱隐裂外:
人的脊椎发育是一个逐渐骨化的过程,一般在17-23岁之间才能完成。
如孕期营养缺乏等原因导致胎儿期或产后发生脊柱裂或脊柱隐裂,则可出现夜间遗尿。
关于儿童遗尿的更多科普小知识、及治疗遗尿症的方法,你们想了解了吗?更多信息,欢迎点击【咨询】,也可以关注我们官方微信公众号【西南儿童医院官微】咨询、留言。